虚假新闻如何以假传假|当前热闻

浙江宣传   2023-06-01 14:38:46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手机前的你,是不是也对充斥网络的虚假新闻有同样感受,甚至不堪其扰?

不久前,据媒体报道,自国家网信办近期开展“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4月6日以来,各网站平台集中清理虚假新闻信息83.5万条。可以说,自从有了信息传播和新闻事业,虚假信息、虚假新闻就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但其生产和传播形态却在不断演进。


(资料图片)

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背景下,虚假新闻有什么特点?产生了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虚假新闻表现形式更为多样,生产主体更为多元,传播范围也更为广泛,从而带来的社会危害更为严重。梳理形形色色的虚假新闻,不难发现,其中有几个共同特点。

其一,多发于社会民生新闻领域。“回老公老家过年,吃饭不让上桌”“哥嫂去世,妹妹抱着侄子出嫁,表示会把孩子抚养长大”“这个取快递的女的出轨快递小哥”,比起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社会民生领域是虚假新闻的重灾区。

一方面政治经济新闻专业性更强、要求更高,造假不易,同时也是党委、政府监管的重点,一旦造假极易被识破并受到严肃处理;另一方面,互联网对“家长里短”的内容更为偏好,民生领域假新闻更受流量“青睐”。低成本、高回报,让造假者乐此不疲地“深耕”民生新闻。

其二,生产主体以自媒体和网民个人为主,媒体也有参与传播。虚假新闻的炮制者主要是部分自媒体和网民个人,他们或是为了博取眼球,或是出于私心私利,甚至是恶作剧心理,将随意捏造的信息发布到社交平台上。而有的媒体为了抢夺流量,不经采访核实直接引用、转载,参与了虚假新闻的传播,加上社交平台“算法推荐”推波助澜,导致虚假新闻愈演愈烈。

比如,疫情期间,某网站发布的《私家车数月无人认领 路人询问得知车主抗疫后去世》,引发众多媒体转载,点击量过亿。后经有关部门核查,车主仍然在世,该内容系拍摄者王某主观编造所为。

其三,最常见的形式是图文短视频假新闻。现在,视频网站、社交平台已经成为网友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造假者深谙“有图有真相”的原理,一张图片、一段视频配上两三行文字,给网友一个极具冲突性的故事,引发关注和转发。

今年5月,一名男子途经杭州某商场门口,拍摄了一段群众围观商业活动视频后,为博人眼球、吸引流量,恶意编造“真惨啊,一男的结婚了却带着别人的老婆来逛西湖,被人家老公发现了,连捅六刀,当场死亡,爱情真是折磨”等文字内容并发布在互联网上,造成恶劣影响。

其四,叙事情绪化煽动性。虚假新闻往往紧扣网友关心的热点话题,以极具煽动性的配文和叙事,迎合网络情绪,抓住网友眼球。如“医生倒提婴儿疑似虐待”“广州市方圆实验小学老师体罚哮喘学生至吐血抢救”等虚假新闻,无一不是通过煽动性描述来引发关注的。

“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造谣容易辟谣难。虚假新闻的传播,不仅给当事人带来巨大困扰,影响媒体公信力,对整个社会秩序稳定而言也是极为不利的。

当事人深受其扰苦不堪言。比如,取快递被造谣出轨快递员的某女士,在该虚假信息传播后,就被公司劝退,遭遇“社会性死亡”。好在最后通过法律武器保护了自己的权益,得到了大部分网友的支持。但还有一部分虚假新闻,来源难以追查,传播过程中叠加谩骂侮辱等网络暴力,当事人无力自证,身心遭遇重创。

新闻媒体“翻车”影响公信力。以秒为计的新闻竞争中,有的媒体为了抢夺时效,忽略了最基本的采访核实环节,直接采用网友上传的视频,频频“翻车”,引发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危机。

比如今年5月的“中科大加班事件”中,就有不少媒体下场参与报道。2020年,某报抖音账号发布视频“南昌赣江大堤管涌,15名党员率先跳水封堵”新闻中,配发视频为某旅雷达官兵培训演习的画面,令人啼笑皆非。

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虚假新闻侵害了网友的知情权、参与权,而大部分虚假新闻关系民生热点问题,大量的传播激化了社会矛盾,挑动了对立情绪,扰乱了社会秩序。比如,医患矛盾、家校关系、城管小贩冲突等虚假新闻,造假者往往有倾向性地将舆论引至一边倒地谩骂,让本就紧张的关系增加了更多矛盾冲突。此外,一些事关群众利益的虚假信息传播,则会导致思想混乱、焦虑紧张和无所适从。

最后,虚假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还会影响国家形象。虚假新闻中有不少是负面新闻,极易被某些势力作为攻击我们的“佐证”,而造假的“正能量新闻”甚至会成为污蔑我们“摆拍作秀”“新闻造假”的依据。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到虚假信息的特点和危害,更要知道其生产传播的方式以及应对的办法。一般而言,生产虚假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无中生有。有的自媒体和个人对着一张图或是一段视频,“互联网喜欢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凭空编造出一个有板有眼的故事。还有的公关公司、策划公司、网络推手通过自导自演“媒介事件”,达到炒作、推广目的,其中不少还打着“正能量”“做慈善”的旗号。

移花接木。有的将其他地方、其他时间发生的图片和视频挪为己用,还有的对图片视频进行拼接,以配合编造的内容。比如,每年我们在防御台风过程中,总能发现那么几条“大水淹了某某地”的虚假新闻,配的是几年前外省暴雨时候的短视频。网络上曾经传播的“高考后出现离婚潮”的假新闻,则是使用的往年其他报道中的图片拼凑而制成的短视频。

断章取义。有的截取事件视频或报道中的一部分,刻意制造冲突,吸引眼球;有的出于私心私利,未经采访,对事实真相任意取舍,颠倒是非。比如前不久的“高铁掌掴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还原真相、抵制虚假新闻,需要构建起多层次的防御体系,让社会肌体共同提升“免疫力”。

首先,管理部门责无旁贷。除了不断建立完善防范和惩治虚假新闻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虚假新闻的惩治力度外,近年来,中宣部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打假治敲”专项行动,将假新闻作为打击的一个重点。今年3月以来,中央网信办重拳出击,依法依约处置“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截至5月22日,重点平台累计清理违规信息141.09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92.76万余个,其中永久关闭账号6.66万余个。

此外,政府部门及时主动地公开信息,也有利于挤压网络谣言、虚假新闻的生存空间,为受到虚假新闻伤害的当事人撑腰。

而媒体要避免“翻车”“打脸”,从业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专业操守,坚守职业道德,不为了利益而参与到虚假新闻的炮制中去,也不应为了抢夺流量,“跳过”新闻采访核实、把关防错的必要环节。从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说,仅仅不参与虚假新闻的制作和传播只是前提,当出现虚假信息后,更应主动担当,及时介入辟谣。比如,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浙江各级媒体配合网信部门开设的“捉谣记”栏目,集纳展示辟谣信息,就起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社交平台作为虚假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需要自觉主动履行把关核实的责任,加强对入驻账号和发布内容的管理,优化算法推荐程序,更要善于借助技术力量,筛查核实新闻。比如,2019年,阿里巴巴推出“AI谣言粉碎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综合计算新闻的可信度。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要明白“事出反常必有妖”,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增强甄别能力,避免人云亦云,不当“键盘侠”,不做虚假新闻传播的帮凶。当然,更不应主动炮制虚假新闻。而万一不幸成了虚假新闻的当事人,一定要坚决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穿透迷雾抵达真相的路也许并不好走。唯有携手,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