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观察:大摩:中国汽车,称霸欧洲?

华尔街见闻   2023-05-02 20:44:02

在2023年的上海车展上,宝马、奔驰、奥迪等欧洲老牌车企高管几乎倾巢而出,为自家产品站台。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世界车企的必争之地。而与此同时,这里孕育出的本土品牌,也正铆足力气,到海外开辟新的战场。


【资料图】

图源:摩根士丹利报告

2022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经历了血腥内卷的中国车企们,正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淬炼出的产品力与制造水平,完成在燃油车时代不可想象的壮举——进军BBA的老巢——欧洲。

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

近期,摩根士丹利分析师Ross A MacDonald团队发表研报指出,中国车企在欧洲的征途,即将迎来大放异彩的时刻,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哪些品牌正在进军欧洲

图源:摩根士丹利报告

摩根士丹利指出,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生产的汽车在欧洲的销售量几乎为零 ,但在过去的三年里出现迅速增长。根据标普全球数据,到今年年底,欧洲进口的汽车中可能有1/5来自中国,而五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

图源:摩根士丹利报告

欧洲进口的中国汽车中,部分为中国厂商收购的西方品牌,如上汽旗下的名爵、吉利旗下的沃尔沃和Polestar等,还有一部分是中国制造的特斯拉,但更多的本土品牌正在积极参与这场出海战事。

比如比亚迪,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

“我们还注意到一个更广泛的趋势,即中国品牌自己正在为在欧洲的扩张打下基础。比亚迪是有这种计划的最明显的参与者。该公司在未经证实的媒体报道中被认为是福特在德国萨鲁伊汽车厂的潜在竞标者,已经宣布在欧洲建立新的经销商伙伴关系,并宣布了其欧洲阵容的预售价格,根据公司文件,其中包括三款车型,价格从3.8万欧元到7.2万欧元不等。”

让价格战打到欧洲去

摩根士丹利认为,凭借在纯电汽车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可以推动欧洲纯电汽车价格走低。以下是该行分析的四个关键原因:

一、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他们自己的国内市场上定价非常激进。从价格的角度来看,中国本土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大量的新进入者希望靠烧钱实现规模化。这种情况的副产品似乎是有限的价格纪律和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纯电市场,特别是在15万至25万的中档价格点上。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中国的车企现在寻求将其过剩的产能转移到国外市场,可能会将价格通缩输出到其他汽车市场。

二、在信息娱乐和智能驾驶方面,中国产品与外国竞争者相比,硬件要好得多。中国车企可以通过压低价格的方法,争抢市场份额。

三、中国的电池技术很先进,他们的原材料采购/BEV供应链也很先进。由于在电池技术方面的巨大领先优势和该地区的健康产能,我们预计中国的电动汽车公司与欧洲同行相比将有一些相当明显的成本优势。一个明显的优势可能来自于员工成本;例如,宝马公司在其22财年的年度报告中显示,每个员工的人事成本约为95,000欧元。可供比较的中国数据有限,但我们预计中国企业在整体成本上具备优势。

四、出口显然可以帮助提高产能利用率。随着中国市场的日趋饱和,中国的电动汽车可能会带着价格激进的中级和高级产品进入欧洲——我们认为C级SUV可能是一个关键战场。目前还不清楚这是否会在欧洲引发价格战。

潜在挑战:关税、成本与电车普及速度

展望未来,大摩认为,中国车企出海欧洲,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图源:摩根士丹利报告

欧洲在其他地区生产的汽车,如印度:分析师注意到,一些欧洲的汽车制造商现在已经在从低成本地区向欧洲销售。如果能够以低成本的产品与中国进口的产品竞争,那么就有可能保持市场份额。例如,Stellantis正在考虑在印度生产其Citreon eC3车型: Stellantis期待印度为欧洲提供价格低廉的电动车。

潜在的关税问题:在欧盟进口产品有可能掏空国内汽车行业的情况下,关税壁垒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有可能。

本地经销/维修网络:如果缺乏大规模的经销商/维修网络,新进入者可能会限制产品对许多消费者的吸引力。

客户忠诚度:有限的品牌力可能会降低市场份额增长的速度。

与欧洲汽车制造商相比,成本优势可能缩小:由于在该地区的业绩有限,外国品牌与传统品牌相比,其定价能力可能较弱。另外,如果采用“本地生产”(即在欧洲建厂)的方式,那么与欧洲企业相比,中国车企的成本优势也会有所缩小。

较慢的电动车普及速度:我们看到欧洲的电动车普及曲线相对平缓。

缺乏竞争力的价格:在英国,一些类似名爵的电动车产品在价格上极具竞争力。这显然支持了市场份额的增长。如果中国品牌试图定位在价格曲线的高端,那么欧洲消费者就有可能较慢地从他们目前的车型中转移出来。如果换车的价格激励有限,我们预计许多消费者可能会选择不换。